心理咨询师报名条件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吸引着不少对心理学怀揣热情的人。但想在这个领域拿到资格,首先得弄清楚心理咨询师的报名条件。根据国家心理健康网的规定,报考主要有两条路径:参加培训学习和参加综合考试。不管选哪条路,了解具体要求都很关键。如果想及时掌握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关键节点(比如考试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证书领取等),可以点击上方的【预约短信提醒功能】,届时会有短信贴心提醒哦。二、参加培训学习的条件要是你对心
经验分享
2025年08月13日

医保新政落地:沪深试点探索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

2025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持续深化,上海、深圳两地率先试点将部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结合两地最新政策动态,解析医保覆盖范围、报销比例及行业影响,并就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参考。一、政策试点:医保覆盖范围与报销比例解析上海: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升至60%根据上海市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
报考指南
2025年07月08日

你的孩子厌学?不懂这3种疗法的家长,正在毁掉孩子未来!

清晨的闹钟响了七遍,书桌前空荡荡的座位上只留下半份未完成的作业。教室后排那个总把头埋在臂弯里的身影,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涂鸦代替了笔记。当"不想上学"从偶然的抱怨变成日常的叹息,许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可能陷入了厌学的心理困境。
常见问题
2025年07月11日

破除“隐形疲劳”的迷雾:在流动中找回生命的律动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国贸,26岁的产品经理林悦每天像上紧发条的钟摆般运转。清晨六点半挤进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深夜十一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周末还要强打精神处理工作群消息。直到某个加班的深夜,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在键盘上僵住了——不是身体劳累,而是内心涌起无法言说的倦怠。这种"什么都没做却累到极致"的状态,正悄然成为现代人的集体症候。一、隐形疲劳:现代社会的精神雾霾当我们谈论疲
心理咨询
2025年06月24日

第一次心理咨询,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推开咨询室那扇半掩的木门时,阳光正斜斜地穿过纱帘,在地面织出细碎的光斑。我攥着包带的手心微微发汗,耳边回响着朋友那句“你只是太敏感了”的劝慰,却忽然被咨询师温和的声音打断:“要喝杯茶吗?我们可以从你最近的状态开始聊。”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场对话或许会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不是因为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而是因为终于有勇气直面内心那个从未被看见的自己。一、初遇咨询室:打破误解,开启自我探索
心理咨询
2025年07月23日

心理学记忆-心理咨询师精讲课第四节

记忆(Memory)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涉及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过程,直接影响人类的学习、决策和社会互动。本课程系统介绍记忆的类型、理论模型、神经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记忆研究在教育、临床和法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课程目标1. 掌握记忆系统:理解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分类及特点。2. 学习经典理论:
心理课堂
2025年05月28日

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从“心灵捕手”到“社会刚需”的职业进阶指南

当孩子说“想当心理咨询师”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夹杂着困惑与担忧:这个职业真的能养活自己吗?影视剧里那些在咨询室里侃侃而谈的画面,是否就是现实的全貌?在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的今天,心理咨询早已突破小众圈层,成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拼图。本文将用数据与案例,为您揭开这一职业的真相与机遇。一、职业认知:心理咨询师≠“陪聊”在短视频平台,“心理咨询师月入十万”“零基础速成”的营销话术层出不
报考指南
2025年05月30日

考心理咨询师该看哪些书?

考心理咨询师该看哪些书?这几乎是每个备考的朋友都会琢磨的问题。其实,心理咨询师考试涉及的内容挺多,从理论到实操都得覆盖,选对书、用对方法,复习才能更有方向。下面就具体说说该准备哪些书,以及怎么用这些书高效备考。
职业规划
2025年08月08日

如何找到靠谱心理咨询师?揭开收费差异背后的行业真相

一、寻找靠谱咨询师的核心逻辑:绕过营销迷雾,直击专业本质(一)平台选择:从“流量导向”到“专业认证”的筛选1. 传统专业平台简单心理/壹心理:入驻咨询师需提交学历证明、培训经历、个案时长等资料,平台人工审核通过率约15%。特色是“流派标签清晰”(如CBT、精神分析),适合有明
职业规划
2025年06月04日

2025 年心理咨询师证书有补贴吗?深入解析心理咨询行业现状

心理咨询是 "时间复利型" 职业,前 3 年的个案积累期需耐住收入波动,通过专业口碑实现从 "生存" 到 "发展" 的跨越。心理咨询行业的未来属于兼具专业深度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把握当下政策窗口期,系统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政策解读
2025年08月04日

从互相指责到深度对话:重建亲密关系的伦理与艺术

“你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你总是这样自私!”当亲密关系陷入互相指责的漩涡,这样的对话模式像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对方的同时也割裂着彼此的情感联结。指责的背后,往往藏着未被听见的呼喊与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些渴望被理解、被珍视的灵魂诉求。指责的根源常是表达受挫的产物。当一方感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视或情感被伤害时,本能地选择攻击对方的人格而非描述自己的感受。一句“你总是说话不算话,从来不负责任”的控诉,本质上
行业资讯
2025年07月28日
心理咨询师报名
百思报考中心
立即报名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