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思可瑞教育:如何化解尴尬和“社死”?放声嘲笑自己吧!

时间:2025年06月05日
106

01、现在很多人多少都有一点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进行交际,害怕在公共场合出现。其实这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担心会发生一些让人尴尬的事情而无法面对和处理。《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梅丽莎·达尔也有着让她不堪回首的许多尴尬时刻。她也一直在钻研这门“尴尬学”——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尴尬时刻?如何有效化解淤积在心中难以消散的懊悔羞愧感受?梅丽莎把她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到了这本书里——《一旦

01、现在很多人多少都有一点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进行交际,害怕在公共场合出现。其实这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担心会发生一些让人尴尬的事情而无法面对和处理。

《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梅丽莎·达尔也有着让她不堪回首的许多尴尬时刻。她也一直在钻研这门“尴尬学”——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尴尬时刻?如何有效化解淤积在心中难以消散的懊悔羞愧感受?

梅丽莎把她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到了这本书里——《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书名就是化解尴尬的“终极秘笈”。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跟随梅丽莎的诸多亲身经历的尴尬时刻和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地体验各色各样的尴尬情形,从中领悟到有效化解尴尬的方法,最终做到——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02、记得在网上看到一些演员在拍摄现场的视频,看着他们努力地扮演出剧中的角色对着摄像机进行表演,不禁感叹于他们强大的职业信念感。

假装成一个不是自己的虚假角色,在一大帮人面前对着镜头表演出来,他们不会感到奇怪吗?不会觉得尴尬吗?如果是我的话可就尴尬死了,别说什么表演,就是给自己录个音或拍个小视频,都不大行。

也许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录下自己的一段音频或者拍下自己的一段视频,回过头来重新听一遍、看一遍时,便会觉得奇奇怪怪,很是陌生,这都不像是自己了,还可能会觉得有几分尴尬。

当面对他人时,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努力地把自己所想象的、想要呈现的自我形象表现出来,把一些不好的方面伪装成好的样子,在他人面前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形象。

但是,我们的自我认知跟别人对我们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区别,存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鸿沟”。我自己眼中的“我”,往往并不是别人眼中的“我”,这里面存在着许多差距。所以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出现各种误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尴尬时刻。

我们种种的表现都是在为抹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这道“鸿沟”而努力。当我们努力呈现的样子跟别人看到的不同时,就不免会感到很尴尬了,好像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底细和伪装。

面孔会“背叛”我们,微表情、情绪表现、无意识行为等,都会把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宣扬出去。甚至在我们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一些能检测分析生理变化和表情的高科技技术便把我们的内心“出卖”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是好难,心好累啊!

03、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并本能追求群体归属感,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和群体接纳,努力融入群体,避免遭遇社交孤立。

维护自己的社会角色、避免社交孤立,便成为维持良好形象、维护社交关系、避免尴尬发生的最大压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聚光灯效应”的认知偏差,人们往往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或外表的关注程度。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自作多情”,觉得别人会特别关注自己,会看到自己身上所有的细节。然而并不是。

但正是这种认知偏差,让我们不自觉地放大了自己的某些自认为不好的表现,使自己常常感到焦虑无措,担心让大家产生不好的印象或是不被接纳,也很容易引发让自己懊悔不已的尴尬情绪。

可以说,尴尬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而一旦我们能做到“自我漠视”,把对自己的关注转移到其他地方、别人身上,那么这种尴尬的情绪便会有所减轻。

04、情绪是大脑理解身体感觉的方式。如果能更加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感,会提高你准确解读他人情感的能力。这就是一种难得的共情力。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的一些尴尬的行为表现,或是一些尴尬的影视剧情,也会忍不住感到尴尬,脚趾能抠出一座别墅。这是一种共情性尴尬。梅丽莎认为,为别人感到尴尬,可以在下次为自己感到尴尬时消除一些情绪上的负担。

在社交中会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些都会让我们无法及时应对而产生尴尬,也会让我们感到紧张焦虑。如果我们能预先进行一下提示,说一句“这可能有点尴尬啊”,等于是提前为自己做一个确定的预告和解围,跳出尴尬的陷阱。

梅丽莎经历过很多演讲活动,她常常会跟观众们一起分享她的耻辱和尴尬事件。这也帮助她不再为过去遭遇的尴尬而感到尴尬。

一旦我们能够坦然地看待和接纳自己的尴尬表现,并主动进行自嘲,放声大笑,那么我们就能摆脱尴尬的桎梏,变得自由了。


本文分类:心理咨询

本文关键词:百思可瑞教育,北京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国家心理咨询师,北京,百思,可瑞,教育,如何,化解,尴尬,社死,放声,嘲笑,自己

浏览次数:106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05日

本文链接:https://www.bskrjy.com/xlzx/175.html

相关文章
​心理咨询师行业全景:现状洞察与趋势前瞻
2025年04月29日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校园欺凌、学业压力与应对策略
2025年06月30日
2025年心理咨询师证书金字塔来啦,哪个心理咨询师证更值得考 - 北京百思可瑞教育
2025年05月30日
2025年报考心理咨询师费用全解析:从入门到执业的成本清单
2025年06月09日
北上广深,如今的心理咨询师就业环境是怎样的?
2025年05月30日
心理咨询师曹雪敏:借10册书深入探讨“爱与不爱”
2025年07月23日
心理咨询师考试科目与内容全面解读(2025 最新版)
2025年08月22日
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重要性以及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条件、流程以及时间
2025年05月30日
心理咨询师转行全解析:职业倦怠、现实困境与自我救赎
2025年06月17日
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从“心灵捕手”到“社会刚需”的职业进阶指南
2025年05月30日
心理咨询行业性别比例失衡现象解析:女性从业者占主导的深层原因与职业路径建议
2025年07月24日
心理学需要与动机-心理咨询师精讲课第七节
2025年05月15日
心理咨询师_"爸妈的'为你好'正在静脉注射毒药":103位咨询师联名警示家庭教育边界
2025年07月15日
从“持证小白”到“资深咨询师”:执业避坑指南+成长地图
2025年05月29日
政策巨变!2025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最新解读
2025年07月07日
2025年心理咨询师备考书籍推荐与使备考用指南
2025年08月06日
心理咨询师报名
百思报考中心
立即报名
常见问题
热点资讯
01
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培训口碑怎么样?为什么会得到学员一直好评
02
催眠疗法+OH卡牌:42岁高管4个月走出原生家庭创伤,咨询过程全公开
03
从《心灵捕手》到现实:天才为什么更需要心理咨询?
04
揭秘监狱心理矫治岗位:冷门职业背后的高薪真相
05
社工证与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价值对比及前景分析
06
机构代报名陷阱曝光!心理咨询师报考正规渠道详解
07
心理咨询师真的有用吗?深入探讨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与意义
08
零基础学心理咨询师需要多久?全面解析备考周期与学习策略
09
大专以下学历注意!2025 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政策突变,这类人将丧失资格
10
2025年7月普通本科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详解
11
2025年心理咨询师证书等级解析及其重要性
12
二三线城市心理咨询市场爆发式增长:潍坊机构月接单量突破 200 次,行业变革在即!
13
百思可瑞教育的口碑如何,教学质量怎么样?
14
十字路口的回响:当高考与留学成为时代隐喻
15
破除“苦难崇拜”:当代教育亟需重构的价值觉醒
16
2025年心理咨询师必看的心理书籍有那些
17
「心理咨询师」隔代养娃灾难现场?"心理+社工"双轨介入方案正在拯救千万家庭
18
杭州互联网从业者心理服务需求激增:压力下的新一线职场生态与应对之道
19
北京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守护着这世间最珍贵的心灵的安宁
20
「心理咨询师」恋爱咨询需求激增背后,当代年轻人情感能力缺失的深层解析与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