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克服低自尊的实用练习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64

改变低自尊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当自我怀疑卷土重来时,不必苛责自己 “怎么又退步了”,而要告诉自己 “这很正常,我正在学习新的方式”。自尊的建立就像肌肉锻炼,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耐心的等待。

“这次项目明明完成得不错,但总觉得领导在背后批评我能力不足”“聚会时别人随口一句玩笑,就会反复琢磨是不是在嘲笑自己”“看到朋友圈里别人的成功,立刻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塌糊涂”…… 如果你常被这类想法困扰,或许正经历着低自尊的煎熬。低自尊就像一副灰色眼镜,让我们透过自我否定的滤镜看待世界,放大缺点、缩小优点,最终困在 “我不够好” 的精神牢笼里。但值得庆幸的是,自尊并非天生注定,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我们完全可以重新构建对自我的认知。

低自尊的根源:那些看不见的 “心理陷阱”

低自尊往往源于长期积累的负面认知模式,这些模式像隐形的程序,在潜意识中操控着我们的自我评判。童年时期的批评式教育是常见诱因,比如父母常说 “你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将外界评价内化为自我认知。社会比较则是另一大推手,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天被精心包装的 “完美生活” 轰炸,不自觉地用他人的高光时刻对比自己的日常,陷入 “别人都比我好” 的焦虑中。

更隐蔽的是负面自我对话的强化作用。低自尊者的脑海中总有一个苛刻的 “内在批评家”,它会自动过滤掉正面反馈,只聚焦失败和不足。一次演讲失误会被解读为 “我根本不适合表达”,而不是 “这次准备不够充分”;他人的无意忽视会被放大为 “大家都不喜欢我”,而非 “对方可能只是太忙”。这种扭曲的认知循环不断加固着 “我不够好” 的信念。

实用练习:重新构建自我认知的五步法

练习一:捕捉 “内在批评家” 的声音

低自尊的第一步改变,是学会识别那些自动冒出来的负面想法。准备一个 “自我对话记录表”,分为 “情境”“自动想法”“情绪反应” 三栏。当感到沮丧、焦虑或自我怀疑时,立刻记录下来。比如:

情境:在会议上没敢发言

自动想法:“我肯定说不好,说了只会被笑话”

情绪反应:羞愧、紧张

坚持记录一周后,你会发现 “内在批评家” 的常用句式,比如 “我总是失败”“别人都比我强”“我一无是处” 等。这些想法的共同特点是绝对化、灾难化,却很少基于事实。识别它们,就是打破认知循环的开始。

练习二:用 “证据检验法” 打破思维误区

当负面想法出现时,我们往往默认它是事实,却从未真正检验过其真实性。证据检验法能帮我们区分想法与事实。具体步骤是:针对某个负面想法,问自己三个问题: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如果朋友遇到同样情况,我会怎么安慰他?

比如 “我总是搞砸重要任务” 这个想法,支持证据可能是 “上次报告漏了一个数据”;但反对证据更多:“过去三年完成了 20 个项目,其中 18 个获得了好评”“同事遇到问题时经常来请教我”。当把正反证据列出来,你会发现负面想法往往被过度放大,而正面事实却被刻意忽略。对朋友的安慰话术,更能帮你找到客观看待自己的角度。

练习三:积累 “微小成功清单”

低自尊者的记忆仿佛有选择性,成功的经历总是被轻易遗忘,失败却被反复回味。微小成功清单能帮我们重新看见自己的能力。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记录三个 “微小成功”,它们不必是惊天动地的成就,比如 “今天准时完成了工作计划”“主动和邻居打了招呼”“耐心听完了孩子的分享” 都可以。

每周末回顾清单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每天都在做成很多事。这些微小的成功像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出 “我有能力应对生活” 的真实图景。对于长期自我否定的人来说,这是最直接的 “事实打脸”—— 用具体经历证明 “我并非一事无成”。

练习四:用自我同情替代自我批评

低自尊者对自己往往比对他人苛刻得多。我们会安慰失意的朋友 “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却对自己说 “你怎么又搞砸了”;会理解他人的失误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却对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 “我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自我同情练习就是要学习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

当感到自我批判时,试试 “自我同情三句话”:

承认痛苦:“此刻我感到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接纳情绪)

普遍人性:“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不止我一个”(减少孤独感)

善待自己:“我可以对自己温柔一点,就像对待遇到困难的朋友”(给予支持)

每天花 5 分钟进行这个练习,逐渐培养对自己的善意。研究表明,自我同情比自我批评更能激发改变的动力,因为前者基于接纳,后者源于否定。

练习五:优势聚焦训练

低自尊者习惯盯着自己的缺点,却对优势视而不见。优势聚焦训练能帮我们重新发现自身价值。首先列出自己的三个优势(如果想不出来,可询问信任的朋友或家人),比如 “耐心”“有条理”“善于倾听”。然后为每个优势找一个具体事例,比如 “上次同事情绪崩溃时,我陪她聊了两个小时,帮她梳理了问题”。

接下来,每天安排 10 分钟 “优势应用时间”,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比如擅长倾听的人,可以主动关心朋友的近况;有条理的人,可以帮家人规划周末活动。当我们在行动中体验优势带来的价值感,“我有价值” 的信念会自然生长。

持续成长:与不完美和解

改变低自尊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当自我怀疑卷土重来时,不必苛责自己 “怎么又退步了”,而要告诉自己 “这很正常,我正在学习新的方式”。自尊的建立就像肌肉锻炼,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耐心的等待。

记住,“足够好” 从来不是指完美无缺,而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依然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有能力创造价值。从今天开始,试着对自己说:“我或许不完美,但我已经足够好。” 这句话,值得我们每天练习。


本文分类:心理咨询

本文关键词:百思可瑞教育,北京百思可瑞教育

浏览次数:64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本文链接:https://www.bskrjy.com/xlzx/701.html

相关文章
心理学需要与动机-心理咨询师精讲课第七节
2025年05月15日
医保新政落地:沪深试点探索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
2025年07月08日
非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详解
2025年08月13日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困境与突围之路
2025年04月29日
心理咨询师真的有用吗?深入探讨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与意义
2025年08月29日
心理咨询师备考需要多久?全面解析备考周期与策略
2025年08月07日
零基础转行必看:3 个月拿下心理咨询师证的野路子
2025年08月27日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轴及全年安排权威指南——百思可瑞教育专属备考攻略
2025年09月04日
社区心理服务全覆盖,心理咨询师迎来职业新春天
2025年07月23日
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询师培训口碑怎么样?为什么会得到学员一直好评
2025年09月01日
心理咨询师培训费用全解析:如何避开“二次收费”陷阱?
2025年09月10日
2025年十大权威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排名中为什么百思可瑞教育更受欢迎
2025年08月18日
企业EAP服务年增35%!华为、腾讯都在用的员工心理福利,如何成为企业竞争力新引擎?
2025年07月08日
「心理咨询师」安全感要自己给?心理咨询师揭露:这是最毒的情感PUA陷阱
2025年07月14日
当心理咨询师成为被告:一场咨询引发的法律战
2025年06月25日
夫妻对话实录曝光:为什么TA总说“你不懂我”?
2025年07月25日
心理咨询师报名
百思报考中心
立即报名
常见问题
热点资讯
01
考心理咨询师需要多久拿证?掌握备考周期与技巧
02
婚姻真相,越“付出”的人越被嫌弃?心理学家颠覆你的认知
03
心理咨询师证书的级别高低怎么区分?
04
公务员可考 2025 年 9 月心理咨询师:解锁职业发展新蓝海
05
宝妈考证月入 1.5 万:线上平台接单 20 小时攻略
06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证怎么考?全面解析考试流程与要求
07
护士能考2025年9月心理咨询师证吗?探索护士转型心理咨询师的可能性
08
拒绝精神内耗!心理咨询师教你‘狠狠’爱自己的5个方法
09
心理咨询师_当00后用"搭子模式"重构婚姻:一场静默的亲密关系革命
10
当奋斗失去坐标时,如何以专业力量重构人生方向?
11
2025年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核心条件与行业趋势分析
12
2015年心理咨询专业伦理单科作业题
13
心理咨询师考试备考指南:书籍推荐与高效复习策略
14
心理咨询师_断绝关系不是叛逆!心理咨询师揭秘"情感断亲"背后的心理真相
15
心理咨询师要学多久?全面解析学习周期与备考策略
16
别让原生家庭困住你!突破代际创伤的3个关键行动
17
2025心理咨询师机考全攻略:题型解析与高效备考指南
18
58岁“高考钉子户”连续29年高考:公共资源与个人追求的辩证审视
19
当热爱遭遇阻力:心理学志愿选择中的自我与家庭和解之道
20
非科班如何报考心理咨询师?2025年权威指南与备考策略